查看原文
其他

痛悼!夜已深,再读先生文章……

北京日报
2024-12-10


10月10日,中国人民大学发布讣告——


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,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,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、哲学学部召集人,教育部哲学领域“101计划”专家组首席专家,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先生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4年10月10日5时58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94岁。


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0月18日(星期五)上午9:00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。


凡有关团体和个人致唁电、唁函者,请与陈先达教授治丧委员会办公室联系。


陈先达教授千古!


陈先达生平简述



陈先达出生于1930年12月,江西鄱阳人,195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,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。他是我国培养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杰出代表,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、教育家,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、学术委员会主任,教育部社科委哲学组召集人,北京市社科联顾问,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。
他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、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组组长、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、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等职。
1991年起,陈先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他曾获中宣部第七届、第八届、第十四届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,全国“十大最美教师”和全国“榜样”人物称号等。
代表著作有《理论自信: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》《陈先达文集(14卷)》《走向历史的深处》《处在夹缝中的哲学》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》《历史唯物主义新探》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要》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》等,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。          
陈先达对马克思历史观的研究贡献巨大。他的《走向历史的深处》是一部经典之作,克服了史论分离的缺陷,注重以论带史、史论结合。他提出了关于马克思历史观的诸多独到见解,包括其理论来源不限于哲学,唯物史观形成的逻辑进程要突破主体自身局限,人的本质是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,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物质生产活动等。这些见解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解,使该书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必读经典。
直面问题是陈先达一贯的研究特点和写作风格。他常说:“哲学家不是社会的旁观者。”
陈先达坚持宽广的问题视域,将关系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纳入哲学研究范畴,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。他主张用历史辩证法考察中国发展问题,阐述了中国历史百年变革的辩证法,强调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关联性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辩证性。他特别关注文化问题,强调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把握文化争论,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,主张两者有机结合。
回归生活是陈先达倡导的哲学方向。他的学术生涯经历了从原理研究到发展史研究,再到写作方式从长文到短文或随笔的转变。他的一系列哲学随笔贴近生活,解答了诸多哲学和生活相关的命题,体现了哲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,回归了哲学的生活本性。
2023年,年逾90岁的陈先达依旧奔走在学术的前沿,当年出版了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》《陈先达精选集》《哲学与社会:老年沉思录》。
他在《九十岁的我》一诗中曾写道:“生命是一种奋斗,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九十个春夏秋冬,三万个黑夜黎明……有限的人生,溶入力的洪流会化作永恒!”

陈先达与北京日报



陈先达教授与北京日报的缘分,既深且长。
自1952年北京日报创刊以来,陈先达在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40余篇。
读书、写作、讲课是陈先达最大的爱好。他曾说,“我一生教书,最大的收获是心态永远年轻,因为我永远和年轻人在一起,永远与书为伍,增加知识,更新脑袋。对我来说,教书育人是最快乐,也是最适合我的工作。”90岁后,陈教授仍然坚持读书写作,笔耕不辍,佳作频出。
本文分享陈教授近年来在北京日报上发表的几篇代表性文章,借以表达深切缅怀之意。
12023年11月24日北京日报《京报读书》——全文:社会进步应该包括道德进步
摘要:世界是运动、变化、发展的。自然界的发展我们称之为进化,社会发展我们称之为社会进步。社会进步应该是总体性概念,它包括生产力的发展、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文文化的发展等,当然也应包括道德的进步。
22023年4月24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半篓废纸半拙文——我的学术之路
摘要:我确定自己的学术方向是在人民大学,它几乎占了我整个一生。在人民大学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:从1953年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到1980年,属于接受哲学教育的启蒙时期;从1980年至今为独立研究探索时期。这两个阶段当然无法截然分开,它有一以贯之的东西。无论是国家困难时期还是我个人有点儿坎坎坷坷,都没有动摇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仰,但从我写作的关注点和风格来说,确实发生了变化。
32021年10月11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谈历史的价值评价与道德评价
摘要:历史的价值评价包括很广泛,但核心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道德评价。在社会生活或历史的写作中不可能排除道德的评价,不可能像气象预报员报告天气一样。因为社会历史是人的活动,你面对这些事不可能没有感情的参与。所谓客观性,只是对事的要求,而评价往往具有倾向性。事实的绝对客观性很难,但必须提出事实的客观性要求,否则就没有历史科学。但价值评价的中立性是不可能的。在处理两者关系时,价值评价的对错是非应该以是否以事实为依据作为判断。凡是与事实不符的所谓评价,往往是主观的偏见。如果历史不具客观性,那历史书写的根据是什么呢?历史评价必须以事实为依据。
42019年4月15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理论工作者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?
摘要: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‘拔节孕穗期’,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。”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学者,我们应该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、当好学生的引路人?
52018年5月7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马克思与生活
摘要:马克思及其思想并非遥不可及,也并未过时,而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,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。无论是对自由与任性的态度、对命运的态度,还是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及职业选择等,都可以从马克思及其思想那里获得启迪。因此,我们说追寻马克思,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,就是要掌握和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,进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、方法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
62018年1月22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我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
摘要:从学术上说,我的确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。我今年88岁了。十年前,有人问我高龄,我回答说:年方三十。现在问我,我回答说:不惑之年。我说的是学术年龄——真正坐下来从事学术工作,也就是这四十年。
72017年8月28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衡量观念更新的尺度不能模糊
摘要:观念是变化的。在社会发展中,先进的观念往往是引领变革的思想前导,而僵化保守的观念则是阻碍社会前进的思想绊脚石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,我们必须反对陈旧落后的过时观念,防止它们在价值观念要更新的口号下复活。

82016年2月15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“问题导向”思想方法的精髓是什么
摘要: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,应该重视学习历史。任何一个哲学概念抽去它的历史内容,都是僵死的。我们要重视历史学习,但更要重视正确的历史观。历史当然是很重要的,但历史提供的是经验和教训,而不是现实问题的答案。

92014年9月22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学术不玩弄概念
摘要:近些年来,我在评审和指导博士中发现一种倾向,就是有的人认为,离现实远点、更远点,学术性强就是一篇好的博士论文。博士论文要有学术性,这是天经地义的,在学术上一文不值,无所言说,这种论文写它干什么?但学术性是否就是在概念中翻跟斗,不知所云呢?当然不是。学术性是追求真理性。真理离不开概念,但真理并不是从概念推演中获得的。学术不是玩弄概念,不是纯逻辑推演,而是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具有真理性的研究。
102014年7月14日北京日报《理论周刊》——全文:历史眼光与历史的长度不可分
摘要:历史眼光与历史的长度不可分。要有远大的历史眼光,必须懂得历史的长度。具体事物的变化可以是迅速的,可以日新月异,但一个国家的历史演变进程是长期的。考察历史与考察具体事物不同。世界历史的尺度是以数十年,甚至以数百年为单位来衡量的。资本主义的兴起,大国的崛起和兴亡都经历了一个长时段。荷兰、西班牙、英国、日本、德国、苏联的崛起和衰落都经历了一段时间。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也经历了不短的时间。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,十年二十年的变化甚至可以略去不计。中华民族复兴是百年大计。从鸦片战争以来已过了一百七十多年,从解放以来已过了六十多年。我们仍然期待两个一百年,建党一百年、新中国成立一百年,有更大的变化。
来源:中国人民大学、长安街知事、光明日报、“思享前沿”、北京日报客户端

监制:刘昊

编辑:车社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北京日报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